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演出名称:山西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永乐未央》
演出日期:2025年10月3日-10月5日 19:30
演出时长:120分钟,包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演出团体: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演出票价:780/680/580/380/280元
套票优惠:购买相同场次相同价位2张及以上780/680/580元演出票享受88折优惠
*此演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含1.2米)儿童凭票入场*
剧目简介
《永乐未央》以山西运城永乐宫为题材,以1950年代永乐宫迁建为叙事主线,在跨越七百余年的时空对话中,串联起“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重美学维度的四个段落。当代测绘者在荒芜殿宇中与元代建造者心神交汇,见证宏愿从“神仙殿宇”转向“万家灯火”的崇高抉择;被拒之门外的元代女画工以生活为笔、以想象为卷,将自我生命祈愿绘入《朝元图》的玉女仙班,与当代壁画修复者隔空共鸣;执着技艺的琉璃匠与斑驳老角神在色彩消逝的痛楚中,共同复原失传的孔雀蓝釉,延续守护的誓言;十年间,青年迁建者以青春与黄河水竞速,众手托举榫卯彩画,终使永乐宫重获新生。作品融合现代视觉与传统美学,将文物古建化为肢体诗篇,构建“时空同频”的舞台语汇,以“守岁华,共丹青”的传承主题,彰显三晋大地之上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演出亮点
·以独特美学风格摹写三晋大地的千秋古韵
文物不会说话,但它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讲述着曾经见证过的一段段历史。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绵延赓续,以新时代舞台艺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脉传承弦歌不辍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保存着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古代建筑,遗存数量居全国第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31处,在1.6%的国土面积上,保存着10%以上的国家级文化遗产,不仅在数量上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保存密度也名列前茅,堪称“国保第一大省”。全国知名的山西永乐宫,兴建于13世纪至14世纪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1961年3月4日,永乐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0月28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舞剧《永乐未央》以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特质的珍贵文化遗存——永乐宫为创作蓝本,深入挖掘永乐宫乃至三晋大地“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大美学维度,引领观众历经永乐宫无与伦比的艺术生命,感受三晋大地的审美表达,与中式美学同频共振,以舞台艺术叩响文化遗产的现代回音。
·延续历史文脉,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舞剧《永乐未央》汲取永乐宫壁画艺术之灵韵,萃取中国画以线为骨、以线状物传神的审美风格,提炼古建艺术之精粹,以舞展现永乐宫“天人合一、神俗共画”的恢宏艺术空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舞剧《永乐未央》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通过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保护好、活化利用好中华传统文艺样式的审美风格,将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审美元素自觉融入创作理念和作品肌理,将历史、古建、壁画的人物、色彩、记忆等转化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人物群像,彰显传承代序的坚守力量,将“时代记忆”融进“个体表达”,努力讲好永乐宫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永乐,岁月静好;未央,薪火相承。
演职团队
指导单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出品单位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西省文物局
芮城县人民政府
出品人:景小勇
总策划:王爱琴
总监制:高艾
监制:尹寿松 沈晨 张蕾 白雪冰
美学顾问:张晓凌
执行监制:裴歆悦 刘海波
艺术总监:周莉亚 韩真 王亚彬
总编导:谢元臻 谢长慧
编剧:徐珺蕊
作曲:吕亮
舞美设计:胡艳君
灯光设计:任冬生
服装设计:阳东霖
多媒体设计:杨骞
造型设计:贾雷
道具设计:马雷
执行编导:曾思陶 徐静娴 杨全轩
舞蹈编导:金国栋
戏剧导演:郝姗姗
助理编剧/宣传统筹:张楠
平面设计:刘仙临
摄影:王徐峰
制作人:裴歆悦
演出总监:赵保忠
舞台总监:李晓彬
舞美监制:张祚铭
运营总监:罗伟
演出运营:朱捷
演出监督:马静
排练指导:张昭侬
舞蹈总监:高飞
媒介统筹:戴春旭
新媒体统筹:周恩如
宣传执行:苏嘉伟 刘姝杨
制作统筹:戴真真 邵晓宁
演员统筹:王梓陌
团体简介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并由财政部承担出资人职责的国家级演艺文化集团。其前身——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中国轻音乐团,是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创建的新中国最负盛名的国家级艺术院团,集中代表了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最高成就,涌现出众多享誉海内外的杰出艺术家,创作演出了众多深受中外观众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足迹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代表中国出访过五大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参加重要国事演出,为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发挥了“文化使节”的独特作用。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国有大团、文化央企”为基本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音乐舞蹈艺术创作为核心竞争力,以“交流互鉴、艺术典范”为发展愿景,充分发挥国有大团和文化央企创作、资源、品牌、平台、机制和政策优势,响应国家战略,顺应互联网时代艺术生产发展方向,秉持团结奋斗、开放创新的理念,推动资源转化和效率提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争当艺术发展和体制创新的典范。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音乐舞蹈创作和演出作为龙头牵引,围绕艺术创作、各类演出、对外交流、艺术教育、文旅融合、数字创新、剧院运营七大业务板块,努力实现艺术创新、事业发展,做到“双效统一”。近年来,创作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舞剧《天下大足》《海的一半》《孩儿枕·家和兴》、音乐剧《飞天》《绽放》《星辰》《将进酒》《大江东去》《潮起东方》《寻找李二狗》、音乐会《江山竞秀》、国潮雅读《乐·界》、舞蹈诗画《国色》、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古筝情境音画《如梦令》、歌舞剧场《美美与共》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作品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等多个奖项。出品电影《只此青绿》,推动舞台艺术与现代电影艺术跨界融合。
2023年荣膺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2025年荣膺“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