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音乐会
时间:2025.10.22-10.23
场馆:北京市 |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票价:280/380/580/680/780/880/10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瓦莱里·捷杰耶夫
瓦莱里·捷杰耶夫是圣彼得堡指挥流派的杰出代表,师出传奇指挥大师伊利亚·穆辛。捷杰耶夫早年在列宁格勒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求学时,就曾摘得柏林卡拉扬指挥大赛与莫斯科全苏联指挥大赛的桂冠,并被邀请加入基洛夫剧院(现马林斯基剧院)担任首席指挥助理。1978年1月12日,杰捷耶夫首次以指挥身份登台,执棒普罗科菲耶夫歌剧《战争与和平》。1988年他成为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总监,1996年起担任院长兼艺术总监,领导乐团、歌剧团和芭蕾舞团。
捷杰耶夫掌舵剧院后,开始创办作曲家周年纪念专题音乐节,并逐渐形成传统。1989年他成功举办了纪念穆索尔斯基诞辰150周年音乐节,1990年举办了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50周年音乐节,1991年举办纪念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00周年音乐节,1994年举办纪念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诞辰150周年音乐节。这些音乐节上不仅演奏了上述作曲家脍炙人口的曲目,还将一些不为人知的佳作搬上舞台。到21世纪,捷杰耶夫延续传统继续举办纪念音乐节。2006年,他举办了纪念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音乐节,2015年举办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75周年音乐节,2016年举办纪念普罗科菲耶夫诞辰125周年音乐节,2019 年举办纪念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辰 175 周年音乐节,2022年举办庆祝罗季翁·谢德林90岁诞辰音乐节。
在捷杰耶夫的不懈努力之下,马林斯基剧院重拾理查德·瓦格纳歌剧。1997年,在俄罗斯沉寂了80年的歌剧《帕西法尔》重回舞台,1999年《罗恩格林》复排,2003年大型歌剧四部曲《尼伯龙人的指环》全本上演。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指环”四部曲首次在俄罗斯全本上演,也是历史首次以德语原文在俄罗斯舞台上呈现。马林斯基制作的“指环”四部曲不仅在俄罗斯广受赞誉,在美国,韩国,日本,英国,西班牙等国巡演都大获成功。此外,剧院的保留剧目还有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与《漂泊的荷兰人》(1998年、2008年)以及《纽伦堡的名歌手》(2023年)。世界上只有马林斯基和德国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会每年上演全部瓦格纳成熟期歌剧作品。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捷杰耶夫的带领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歌剧和芭蕾舞作品,乐团还广泛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马勒、西贝柳斯、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全本交响曲,以及柏辽兹、布鲁克纳、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理查·施特劳斯、斯克里亚宾、拉赫马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迪蒂耶、乌斯特沃尔斯卡娅、谢德林、坎切利等名家作品。
马林斯基剧院在捷杰耶夫带领下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剧院和音乐厅综合体。2006年马林斯基音乐厅开幕,2013年马林斯基第二剧场开幕,2016年1月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马林斯基滨海分院也正式开幕。在捷杰耶夫的主持下,剧院还拓展了其他业务,例如传媒广播、线上演出与唱片发行等。2009年创立的马林斯基唱片公司已发行超过30张专辑,获得媒体与公众的盛赞。唱片公司曾录制的作品有:柴科夫斯基交响曲;柴科夫斯基与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协奏曲;瓦格纳、马斯奈和多尼采蒂歌剧;以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唱片公司还曾发行过威尔第、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理查·施特劳斯、普罗科菲耶夫、谢德林等名家作品的DVD。
除了多年以来密集活跃的国际活动,捷杰耶夫同时专注于在俄罗斯国内。1991年捷杰耶夫在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执棒穆索尔斯基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1993年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执棒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994年登上大都会歌剧院舞台与普拉西多·多明戈合作了威尔第的《奥赛罗》。1997年,世界和平交响乐团创始人乔治·索尔蒂去世后,捷杰耶夫开始率领该乐团演出。此外他还同柏林爱乐乐团、巴黎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洛杉矶爱乐、芝加哥交响、克利夫兰管弦、旧金山交响、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诸多声明显赫的交响乐团有着紧密的合作。1995年到2008年,捷杰耶夫担任鹿特丹爱乐乐团首席指挥,随后担任该团荣誉指挥。2007年到2015年期间,他担任了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2015 年到 2022 年,杰捷耶夫担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2018 年到 2022 年担任韦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音乐总监。
捷杰耶夫创办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国际艺术节和音乐节,包括一年一度的“白夜之星”音乐节(1993年)、莫斯科复活节音乐节(2002年)、芬兰米凯利音乐节、荷兰鹿特丹音乐节和德国慕尼黑360度音乐节。2011年起他开始担任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组委会主席。捷杰耶夫十分关注年轻一代音乐人的成长。他重建了全俄罗斯合唱协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俄罗斯儿童合唱团。该合唱团在马林斯基第二剧场首次亮相后,又在马林斯基剧院音乐厅、莫斯科大剧院以及索契第22届冬奥会闭幕式上演出。从2013年到2022年,他执棒了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并与德国石荷州音乐节、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以及日本札幌太平洋音乐节等各大音乐节的青年乐团定期合作。2015年马林斯基剧院开办了以圣彼得堡地区少儿乐团为主的 “马林斯基NEXT”艺术节。
瓦莱里·捷杰耶夫的音乐造诣和公众影响力为他赢得了很多奖项与头衔。他曾先后三次获得俄罗斯国家奖(1993年、1998年、2015年);1996年荣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头衔;2013年获得俄罗斯“劳动英雄”称号;2003年、2008年和2023年三次荣获“祖国功勋”勋章;2016年荣获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2017年荣获俄罗斯国防部文化艺术奖等。除此之外,杰捷耶夫还曾获得亚美尼亚、保加利亚、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法国和日本的颁发的国家级嘉奖。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音乐演出团体之一。它的前身作为宫廷教堂乐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早在19世纪,乐团便在爱德华·涅普拉夫尼科指挥带领下的半个世纪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角色。历史上众多音乐巨匠如柏辽兹、瓦格纳、冯·彪罗、柴科夫斯基、马勒以及拉赫马尼诺夫等都曾执棒马林斯基乐团,侧面反映出乐团高超的演奏水平。到了前苏联时期,弗拉基米尔·德拉尼什尼科夫、阿里希·帕佐夫斯基、叶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康斯坦丁·西梅奥诺夫和尤里·特米尔卡诺夫等指挥大师延续了乐团的辉煌传统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乐团曾有幸首演柴科夫斯基的歌剧与芭蕾舞剧;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多部歌剧;以及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和阿萨费耶夫的芭蕾舞剧作品。
自1988年起,在国际顶级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的带领下,乐团走过了三十余载春秋。捷杰耶夫在1978年完成了在马林斯基剧院的首场演出,并于1988年出任音乐总监,1996年正式掌舵马林斯基剧院。
在捷杰耶夫大师的领导之下, 乐团迎来了曲目迅速拓展的新纪元。时至今日,其演出曲目囊括了从贝多芬、马勒、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每一部交响曲到莫扎特、伯辽兹、威尔第的安魂曲;以及如斯特拉文斯基、古拜杜丽娜、坎切利、卡雷特尼科夫这些风格多样的现代作曲家作品。乐团在世界众多赫赫有名的音乐厅都曾留下足迹。
在捷杰耶夫带领下,马林斯基剧院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剧院和音乐会演出场所集成体:2006年,剧院音乐厅落成;2013 年,剧院的第二舞台启用; 2016 年元旦,马林斯基剧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分院区——滨海剧院揭幕;2017年,剧院又在弗拉季高加索开设了分院。捷杰耶夫还在马林斯基剧院开展了包括媒体广播、线上音乐会、录音工作室等众多项目。
瓦莱里·捷杰耶夫一直活跃在国际乐坛,他与世界著名的歌剧院与乐团皆有着密集的合作。2015年秋季,他出任了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并在2018年夏季执棒韦尔比耶音乐节交响乐团。
马林斯基合唱团
马林斯基合唱团是国际各大音乐节上的常客,经常出现在作品的世界首演上,并已跻身欧洲最棒的合唱团之列。合唱团以其一贯的专业性著称,保留曲目跨度很大,囊括从俄罗斯及欧洲的古典歌剧唱段到康塔塔和清唱剧作品以及无伴奏合唱的曲目。合唱团曾到俄罗斯、芬兰、瑞士、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丹麦等地巡演。合唱团还定期在瓦莱里·捷杰耶夫的指挥下,以“马林斯基”品牌发行唱片,曾发行过的唱片包括:肖斯塔科维奇的《鼻子》(2009年),柴科夫斯基的《莫斯科》康塔塔(2009年),斯特拉文斯基的《婚礼》和《俄狄浦斯王》(2010年),瓦格纳的《帕西法尔》(2010年),谢德林的《流浪者的魔法》(2010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和第十一交响曲(2010年),以及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2011年)等。近年来,马林斯基合唱团又获得了一个极具分量的奖项:其录制的斯塔拉文斯基的唱片获得了2011年国际古典音乐大奖的“合唱团最佳演绎作品”奖。自2000年起,安德烈·彼得连科开始担任马林斯基合唱团的指挥。

北京爱乐合唱团
北京爱乐合唱团由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杨鸿年教授创建于1983年。现由杨力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及常任指挥。
四十余年来,合唱团培养了数千名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并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合唱团先后荣获四十多项国际比赛大奖,包括意大利第44届圭多达莱佐国际复调合唱比赛四项大奖,创造了该比赛的历史记录(1996);匈牙利第24届贝拉·巴托克国际合唱比赛少年组第一名、女声组第二名(2010);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合唱比赛和俄罗斯圣彼得堡“歌唱世界”第7届尤·法力克国际合唱比赛,共获十五项大奖(2011);意大利戈里齐亚第54届赛吉齐国际合唱比赛总决赛第二名(2015);意大利第65届圭多达莱佐国际复调合唱比赛全场总冠军(2017)。
北京爱乐合唱团从创建伊始就为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在杨鸿年和杨力两位教授的率领下,合唱团足迹遍及欧、美、亚洲等诸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合唱团曾为中国申办和主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做出贡献:1993年和2001年,合唱团分别随北京市政府代表团赴蒙特卡洛和莫斯科参加申请奥运会主办权活动;2008年8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首次以童声无伴奏合唱形式演唱由杨鸿年教授改编的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2021年10月参加在奥林匹克塔隆重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活动;2022年2月受北京冬奥组委会的邀请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演出,演唱该届冬奥会主题歌《雪花》。
2016年9月北京爱乐合唱团作为和平小天使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率领下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拉开了《和平颂》世界巡唱首站的帷幕,并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分别在芬兰圣诞村罗瓦涅米、朝鲜平壤以及黎巴嫩维和部队总部唱响《和平颂》,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呼唤。
北京爱乐合唱团以“爱和奉献”为宗旨,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演出活动并举办普及性音乐会,用歌声与人们分享美和爱。
10月22日 “巨匠之夜”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音乐会
节日序曲 肖斯塔科维奇 曲
第三交响曲 普罗科菲耶夫 曲
——中场休息——
第三交响曲 马勒 曲
10月23日 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合唱团柴科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音乐会版
歌剧《黑桃皇后》音乐会版 柴科夫斯基 曲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