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乐见古典”·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国意象当代古琴作品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19:30
演出地点:北京音乐厅
票价:VIP/399//299/199/99元
注:本场演出儿童一律凭票入场
音乐会介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王维、辛弃疾、姜夔的不朽名篇,饱含了多少传统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核和家国情怀……在当今时代,这些诗句是否还能关照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代表了中国意象的文化符号?是云水的激荡,是松月的相照,还是风雨之声的飘摇?我们从何处来,又将往何处去?让我们透过历史的云烟,拾起记忆的书简,对焦中西文化碰撞的时空之镜里互相映射的彼此——我们在碰撞中融合,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1月23日,北京音乐厅“乐见古典”系列将迎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国意象当代古琴作品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第一批古琴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文光担任艺术总监,汇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7所院校的师生校友为主创团队,将呈现当代作曲家姚晨、罗紫艺、陈欣若等,琴家吴文光、成公亮等以传统琴曲《酒狂》《阳关三叠》为灵感创作的《颐和园华尔兹》《劝君更尽一杯酒》等中西合璧室内乐作品,由传统琴曲全新编释的双古琴重奏作品《流水》,以及《云山悠悠》《东溪松月》《袍修罗兰·水》等优秀的当代古琴器乐作品和《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等结合中国传统诗词的琴歌作品。
音乐会中,还有一首由美国作曲家尼科洛·安森创作的当代琴歌作品《隐士之歌》,别出心裁地将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田园诗合二为一,不知会为听众带来怎样新奇的视听体验?除此之外,音乐会还有两首特别的古琴移植曲,一首是来自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另一首是由日本音乐人玉置浩二歌曲改编的古琴与小提琴作品《秋意浓》。让我们一同跟随音乐的脚步,在古今交错的时空中穿梭,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徜徉。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法】德彪西 作曲、吴文光 移植
赵峻铎 古琴、贺茗 钢琴
《秋意浓》
玉置浩二 作曲
钟之岳 改编/古琴、马魏家 小提琴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姜夔 作词、郭娜 作曲
何怡 演唱/古琴
《东溪松月》
李天然 作曲、孙灜 古琴
《袍修罗兰·水》
成公亮 作曲、成红雨 古琴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弃疾 作词、吴叶 作曲
赵晓楠 演唱、吴雪盟 古琴、范临风 箫
——中场休息——
《颐和园华尔兹》
陈欣若 作曲
吴雪盟 古琴、刘峤 单簧管、贺茗 钢琴
《云山悠悠》
罗紫艺 作曲、王悠荻 古琴、范临风 箫
《流水》
【清】《天闻阁琴谱》吴景略 打谱、吴文光 编释
高欣然、洪云霞 古琴
《隐士之歌》
【晋】陶渊明/【美】梭罗 作词、
【美】尼科洛·安森作曲
何怡 演唱、孙昊鹏 古琴、尹龙 大提琴
《劝君更尽一杯酒》
姚晨 作曲
陈雷激 古琴、马魏家 小提琴、刘莎 中提琴、尹龙 大提琴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吴文光 艺术总监 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首批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名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二十年来提出了“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创作了管弦乐作品《胡笳——女史罹歌》《离骚》、钢琴协奏曲《秋鸿》等数十首作品,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
赵峻铎 古琴演奏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黄梅副教授。自幼习琴,2018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从学于朱默涵教授。2022年以综合成绩全系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第五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古琴高级专业11所音乐院校组别金奖。第七届中国古琴“幽兰奖”青年职业组金奖。
贺茗 钢琴演奏 青年钢琴家,现任中国爱乐乐团钢琴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评委。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钢琴演奏家鲍蕙荞、张晋、陈漪涟、以及我国钢琴教育泰斗周广仁先生。并得到美国耶鲁大学Boris Berman教授、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Bruce Brubaker教授的指点。曾获第八届“希望杯”钢琴比赛第一名;中法“咪多”国际钢琴比赛三等奖;首届韩国国际管乐大赛最佳钢琴伴奏奖;第九届国际Vladivostok青年音乐家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
钟之岳 古琴演奏 上海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学博士候选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获得者;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等外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新加坡华乐总会理事、新加坡古琴协会会长、上海徐汇古琴研究会副主任、国际古琴学会常务理事等。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戴晓莲教授副修古琴演奏专业。曾在全国古琴大赛、“琴台·敦煌杯”等各项比赛获得殊荣。多次在新加坡及中国各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出版了多部古琴曲谱集。
马魏家 小提琴演奏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助理首席,琥珀四重奏创团成员、特邀小提琴。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国立音乐学院,师从梁大南教授、Igor Malinovsky教授。2010、2011年受指挥家艾森巴赫邀请参加Schleswig-Holstein Musik Festival欧洲巡演。2005年参与创建“琥珀四重奏”担任第二小提琴,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时间》项目实施人。2022年,以制作人和第二小提琴双重身份参与了拿索斯·琥珀四重奏门德尔松作品专辑的录制发行。留德期间担任德国Dresdner Residenz Orchestera 独奏小提琴家,演出音乐会上百场次、录制多部专辑。现任“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乐团助理首席。
郭娜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工作至今。近年来致力于古琴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尝试通过音乐作品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琴学研究方面曾随吴文光先生学习,将古琴文化与中国传统古代诗词相融合创作了《青玉案·元夕》《声声慢·寻寻觅觅》《春感诗》等二十余首琴歌作品。
何怡 琴歌演唱 独立琴歌音乐家、歌唱家、制作人。当代中国琴歌艺术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旅居欧美,现任何怡琴歌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委会副会长、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艺术大使。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北京大学素质教育课堂主讲人。她的艺术探索受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敦和基金支持,全球巡演独唱音乐会近百场,出版琴歌专辑《南熏》《左琴右歌》。
李天然 作曲 李天然,博士,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2016-17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培养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李天然的作品涉及多个体裁,主要上演作品有钢琴协奏曲《岭南江行》,交响乐《写给季秋的诗》、《梅关春雪》,芭蕾舞剧《白雪公主》等,曾获“2014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委约作品征集三等奖,“第二届林耀基国际小提琴作品大赛B组大奖”,“卡耐基·梅隆大学2016-17年度作曲比赛奖”等作曲奖项。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如“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等,并有多篇论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孙灜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古琴客座教师,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于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教授,并得到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近年来广泛活跃于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之上,2023年,受邀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汇演。曾荣获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央音乐学院“吴伯超奖学金”,第四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大赛金奖等。2022年,发行独奏专辑《远音.远音》。还曾为《影》《军师联盟》《风起陇西》《只此青绿》等多部影视剧和歌舞剧录制古琴音乐。
成红雨 古琴演奏 旅德古琴家,成公亮古琴艺术馆馆长,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东布洲驻地艺术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父亲广陵派古琴家、作曲家成公亮教授,继承了父亲“西为中用,美美与共”的琴学之道。后留学德国研习西方音乐,逐步形成多元音乐观,成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古琴艺术传承者。原创古琴作品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并入选德国唱片评论奖最佳世界音乐目录。同时她兼有中欧文化交流工作者,"Paranojazz–Recoad"Studio音乐制作人多重角色。在欧亚各国,中国大陆等地举行古琴独奏音乐会、讲座、Workshop,以及世界音乐乐队演出等多元音乐活动。
吴叶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2020年)、“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
赵晓楠 琴歌演唱 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曾随吴文光先生修读“古代音乐文献”“古代乐谱”,合作撰写《关于大曲<柘枝令><柘枝令歌头>俗字谱的考、译》。近年来与吴先生合作研究琴歌艺术,曾发表《中华文化复兴语境下的艺术实践——记“苏轼词意琴歌与宋代琴曲音乐会”》《“述作、乐诠、重建、完型”:吴文光先生的古琴观》等相关文章。
吴雪盟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硕士,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古琴演奏家。启蒙于古琴教育家杨青先生;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就读期间师从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硕士就读期间师从赵晓霞教授,作曲第二专业师从作曲家姚晨教授、田田副教授。2017年获第六届文华奖独奏类青年A组最高奖。创作室内乐作品《西岩云逐》《墨相》《万化》《漏窗一痕》《龙腾·岁耀》,古琴与管弦乐作品《溪山无尽》等。
范临风 箫演奏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讲师,江南丝竹八大曲课程教师、“晨光学者”,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文华奖”、全国竹笛邀请赛三连冠获得者,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唐俊乔教授。
陈欣若 作曲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和声教研室主任。现任音乐综合理论学科副主任。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新民、郭文景教授。曾获第24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作曲人奖,以及第六届刘天华民乐室内乐作品征集”一等奖。代表作品有《尽觞》《美人兮》《古怨新唱》《色俱腾》《探个够》等。
刘峤 单簧管演奏 中国爱乐乐团副首席单簧管、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演奏专业博士(在读),师从王滔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学科客座教师、国家外国专家局认证外国专家、荷风青年艺术家。加拿大籍华人单簧管演奏家刘峤 (Colin Liu) 2008年考取加拿大约克大学了古典音乐演奏专业单簧管、钢琴、声乐三个专业的艺术学士学位。北伊利诺伊大学单簧管演奏专业硕士学位与演奏家文凭。曾供职于美国Civic Orchestra of Chicago。2010年担任北京交响乐团首席单簧管。后历任敦善交响管乐团乐队首席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独奏低音单簧管的职务。
罗紫艺 作曲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15岁进入音乐学院附中系统学习作曲理论,后攻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师从常敬仪、杜鸣心、于苏贤教授等。著有艺术歌曲《外国诗词浪漫曲》、钢琴曲《幻想曲与赋格》、大提琴与钢琴《秋叶赋》《第一弦乐四重奏》、琵琶四重奏《荔湾映月》等作品。其中,《字字珠玑》获2017年“敦煌奖”琵琶独奏新作品展评银奖;管弦乐《南粤狂想曲》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立项;民族管弦乐《荔枝红》、交响诗《春暖花开》双双入选2019年“时代中国——中国交响音乐作品扶持计划”。
王悠荻 古琴演奏 西安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香港演艺学院古琴硕士生导师,中国首位古琴演奏博士,202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家珍教授。古琴专业领域最高奖项——09 年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唯一金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湾区古琴艺术周”项目负责人,文华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王悠荻十岁起启蒙于龚一教授。2009 年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唯一金奖。2012年香港演艺学院音乐硕士学位,师从谢俊仁博士,成为香港历史上首位古琴硕士。担任大型舞剧《只此青绿》等的古琴指导、配乐及演奏。演出足迹遍及中国内地多个城市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高欣然 古琴演奏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琴会常务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自幼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教授。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各类优秀奖项与荣誉。荣获“敦煌杯”等多个专业赛事金奖。打谱《高山》、创作《抟风》《长河连山》等多部琴曲。受邀赴新西兰为国际传统音乐与舞蹈学会(ICTMD)第48届世界大会举办“古琴工作坊”。在《中国文化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中国校园文学》《中国艺术报》《音乐周报》等期刊、杂志发表十余篇文章。
洪云霞 古琴演奏 青年琴人、南云琴庐创始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广播电视台“关爱青年计划”古琴专业讲师。江苏常熟人, 7岁启蒙于朱晞老师,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赵家珍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古琴与哲学双学位,是该校招收的首位古琴专业学生。曾先后经龚一先生、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现已渐成江南淡婉与北方旷达兼具之演奏风格。
Niccolo D. Athens 作曲 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常驻教师,1988年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2006年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主修作曲,2010年取得学士学位,2016年取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尼科洛于2014-1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中央音乐学院交流学习,师从叶小纲。他曾两度获得BMI学生作曲大奖、美国文学艺术学会奖、美国作曲家艺术歌曲大赛新锐作曲家类一等奖以及朗费罗新作品合唱大赛合唱音乐一等奖。他还入围了圣保罗新作品大赛及Villiers弦乐四重奏作曲大赛的决赛。
孙昊鹏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理事,河北省古琴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2010年开始习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黄梅副教授,亦受到吴文光先生的指导。2022年入选中国音乐学院首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受邀参演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弦风明月古琴音乐会”;2020年参演第二届苏州江南文化节•国际旅游节“吴声清婉——虞山古琴音乐会”;2023年参演杭州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并于石家庄大剧院举办“不止于琴”孙昊鹏古琴独奏音乐会;2024年于北京市模范书局·诗空间举办多场古琴系列音乐会。
尹龙 大提琴演奏 先后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朱亦兵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国立音乐学院,师从Niklas Eppinger教授,于2015年以最高分满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学习期间曾受Pieter Wispelwey, Gustav Rivinius, Wolfgang Boettcher等大师指导。2009年受小泽征尔亲自挑选赴日本参加小泽征尔音乐塾巡回演出;2014年考入德意志青年交响乐团(Junge Deutsche Philharmonie),随团多次在欧洲进行巡演,并曾到访柏林爱乐大厅演出;2017年随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赴美国巡演并成为首支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音乐季演出的中国乐团。现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大提琴演奏家。
姚晨 作曲 作曲家姚晨的音乐根植于东方和西方的音乐传统,其音乐语言充分运用了当代作曲技法的开放性融合了二者。他对音乐时间、音色、律动、结构及表情的感知上都处于许多临界地带:新与旧,东与西,非理性的神秘与理性的逻辑。他长期与中外顶级音乐团体和音乐家合作,接受过许多国际音乐奖项和委约,包括哈佛大学弗罗姆音乐基金会,法国国家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其作品曾在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日本太平洋国际音乐节,香港艺术节上演。创作有乐队作品《远渡》《造园》《秋怀》,实验戏剧《琵琶弹戏》,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等中西混合室内乐作品和《云·山·风·松》等琴歌作品。姚晨曾在国内外多所音乐院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陈雷激 古琴演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琴家陈雷激以一曲《太古遗音》,奏出了中华千年之底蕴,为世界所瞩目。陈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9岁开始习琴,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先生。作为当代古琴艺术领军人物之一,陈雷激先后师从龚一、俞峰、赵季平三位乐坛巨匠,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横跨古琴、指挥、作曲三大专业,期间又赴法国学习,跨越中西,兼收并蓄。陈雷激的琴音出音刚劲、徽分精到,既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龚一先生评价他为“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演奏家)”。陈雷激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刘莎 中提琴演奏 青年中提琴演奏家,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提琴副首席。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昌海教授,毕业后被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与艺术表演大学录取攻读硕士,追随拉脱维亚中提琴家Andra Darzins教授,阿班贝尔格四重奏第二小提琴Gerhard Schulz教授研习中提琴独奏与四重奏演奏,2016年她以满分成绩毕业获得硕士文凭。2014年她考入了德国八大广播乐团之一,德国广播爱乐乐团(Deutsche Radio Philharmonie)担任演奏员。2016年回国后,加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