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黄梅戏《太阳山上》
演出时间:
2025年9月16-17日 19:30
演出地点:
中央歌剧院剧场
主创名单
出品人:余登云
文学顾问:季宇
艺术总监:黄新德
音乐总监:陈华庆
艺术顾问:秦佳凤
编剧:朱仁武
导演:李建平
技术指导:张小萍
作曲:陈华庆
配器:王昆 徐兴民
舞美设计:涂俊
灯光设计:蔡葵 阚黎
服装设计:汪小慧
人物造型设计:王红
音响设计:肖駻
道具设计:江文
艺术推广:邵敏
统筹:刘东胜 王琴 徐俊
主演名单
(以现场为准)
李安本:虞文兵
小林:夏圆圆
团长:卢宇
杨老四:潘文庆
大鹏:姜林
四壮士
卢俊生:李仁安
徐大柱:徐华东
张家树:张健
李长贵:徐文定
新四军男女战士: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员
职员表
司鼓:郑跃进
主音:李万昌
舞台监督:李仁安
剧务主任:姜林
剧务:李仁安
乐务主任:朱永福
乐务:蒋莹
场记:韩泳
放音:苏云
灯光:阚黎 冷维龙
音响:肖駻 张健
服装:汪小慧 贾雨晴
化妆:姚峰
盔鞋:李克明
字幕:毕胜
装置:江龙喜 汪建平 张学勤
吊杆控制:凌欣
后勤保障:王绿洲
平面设计:徐华拓
参与演奏: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乐队
剧目故事梗概、艺术特点
黄梅戏《太阳山上》改编自季宇中篇小说《最后的电波》,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聚焦报务员李安本“了解革命→帮助革命→认同革命→投身革命”的四段式精神蜕变历程,揭示共产党的人民性与革命信仰的感召力,以小人物的成长折射宏大历史主题。该剧既守住了剧种韵味,又拓展了红色题材的审美维度,因成功实现“文学→戏曲”的跨媒介转化,入选文旅部“文学、话剧等作品戏曲转化十佳案例”,成为当代黄梅戏创新实践的典范之作。
主演介绍
李安本扮演者:虞文兵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员,二级演员。师承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黄新德。
主演作品:黄梅大戏《天仙配》《女驸马》《大清名相》《老支书》《太阳山上》等;小戏折子戏:《夫妻观灯》《戏牡丹》《百花赠剑》《放裴》《周仁哭坟》等;小剧场黄梅戏《薛郎归》《香如故》; 京剧《群英会》《罗成叫关》《宋江杀惜》等
小林扮演者:夏圆圆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员,一级演员,师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获得者,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文艺类青年英才”称号,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十佳青年先锋,安徽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安徽省首届“三个一批”最美文艺志愿服务者,享受安庆市政府特殊津贴,安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庆市政协委员,安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庆市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民盟盟员,荣获沪苏浙皖长三角“禁毒先锋”个人称号。
团长扮演者:卢宇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员,二级演员。参演了《徐锡麟》《红楼探春》《六尺巷》《半个月亮》《大清名相》《鸳鸯剑》《天仙配》《女驸马》《为奴隶的母亲》《玉天仙》《薛郎归》《孟姜女》《献船》《太阳山上》等多部大戏,主演折子戏《李师师与宋徽宗》《塔恋》《告洞房》《路遇》《夫妻观灯》《喜荣归》《打纸牌》《描容》《赔鸡》《辣椒红了》《一弯新月挂满天》等折子戏剧目,深受观众认可和喜爱。
杨老四扮演者:潘文庆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员,一级演员,非遗传承人,从事戏曲工作三十余年中,创作和演出了舞台剧《天仙配》《女驸马》《金钗记》《泪洒相思地》《六尺巷》《大清名相》《半个月亮》等几十部,其中《六尺巷》《半个月亮》《孔雀东南飞》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节优秀剧目奖。
大鹏扮演者:姜林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安庆市艺术家协会理事,2002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主演过《天仙配》、《女驸马》、《芝麻官的芝麻事》、《为奴隶的母亲》、《卖油郎与花魁女》、《玉天仙》、《香如故》等大戏,主演过《打豆腐》、《打纸牌》、《二妹子闹元宵》、《瞎子算命》等小戏、折子戏,深受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曾荣获“安徽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介绍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代宗师严凤英、王少舫的母团。现有高级职称艺术人员21人,含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人,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获得者1人,剧院人才结构合理,为全国知名黄梅戏国有专业院团。
剧院主要代表作品有《天仙配》、《女驸马》、《半个月亮》、《六尺巷》、《大清名相》、《献船》、《太阳山上》《金玉奴》《西楼会》等一批优秀传统及创作剧目,其中《半个月亮》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大清名相》入选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演出,2018年受邀赴中央党校演出,深受好评。我院传统精品保留剧目《女驸马》于2020年入选了“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献船》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主创团队受到总书记的接见。《太阳山上》参加了安徽省新创优秀剧目展演,2025年入选文旅部戏曲创作优秀案例。近来年,根据黄梅戏发展现状以及院团实际需求,创新创作发展方向,创作演出黄梅戏小剧场剧目《玉天仙》、《薛郎归》、《香如故》。获第三届韩国首尔艺术节 “最佳国际剧目奖”,第十四届韩国光州和平艺术节“最佳剧目奖”等奖项,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嘉奖。
剧院所辖的安庆黄梅戏会馆,自2006年成立以来,坚持市场与公益并行,每年演出300余场,已成为安庆市地方文化品牌之一,深受戏迷喜爱,并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赞誉。